分析 Samaya AI 產品
通用型 LLM + CoPilot 不適用於金融業,金融業需要的是更專業化的AI工具;Samaya AI或許也不是最後勝出者,但驗證 AI 全面落地化是企業正在進行的競賽
昨日討論到 AI Agent 正在加速落地化,這是自 2022年底 ChatGPT 問世以來,最值得期待的大趨勢,從此 AI 將為企業快速產生正反饋。文末試以金融業為例,但通用模型最大的問題是:不夠準確、不夠懂行業、無法審計勾稽。而金融領域的容錯率幾乎為零。金融業對AI Agent工具的需求高度專業且多面向,需滿足嚴格的法規遵循、數據安全、精準分析及高效決策等特殊要求。所幸本文要介紹的 Samaya AI 的產品概念十分接近金融機構所需,目前已實際運用在 Morgan Stanley 等機構。
核心問題:為何金融行業需要專業化 AI?
金融行業的資料龐雜、結構複雜、容錯率極低。從財報分析、監管文件解讀,到利率與政策變動的宏觀推演,都需要極高的專業門檻與嚴謹性。以下是幾個關鍵挑戰:
1️⃣ 資訊高度專業化
金融文件(如 SEC 文件、財報、監管報告)包含大量專有術語、結構化數據與上下文依賴。通用 LLM 難以正確辨識與解釋。
2️⃣ 因果鏈條複雜
政策變化、地緣政治事件、供應鏈波動等,會透過多層次傳導影響企業營運、行業趨勢和市場資金流動。簡單的關聯性發現,無法滿足金融機構的決策需求。
3️⃣ 可審計性需求極高
金融行業的研究與報告需可追溯、可驗證,對生成內容的真實性與資料來源有嚴格要求。通用 LLM 在「幻覺」(hallucination)問題上的缺陷,無法被容忍。
Samaya AI 的產品定位,就是針對以上痛點,提供「專業化、可審計、可推演」的金融 AI 解決方案。
公司背景與發展脈絡
Samaya AI 成立於 2022 年,由一群在 Google Brain、Meta Fundamental AI Research Lab、AWS 和 Allen Institute for AI 等世界頂尖 AI 研究機構工作的研究人員創立。公司名稱 “Samaya” 來自梵語,意為「時機、正確時刻」,象徵著這家新創希望在生成式 AI 技術的關鍵拐點,搶佔專業化市場的新機遇。
在生成式 AI 迅猛發展的當下,Samaya 的創辦人 Maithra Raghu 和她的團隊洞察到:雖然通用型 LLM(如 GPT-4、Claude)具備強大的文本生成與邏輯推理能力,但在專業金融領域,準確度、專業性與可審計性遠遠不夠。於是,他們選擇聚焦金融服務這個高門檻、高價值的行業,試圖用 專業化 AI 取代「萬能助手」式的淺層解決方案。
2025 年 5 月,Samaya 宣布完成 4350 萬美元的 B 輪融資,投資陣容涵蓋:
✅ 前 Google CEO Eric Schmidt
✅ AI 教父 Yann LeCun(現任 Meta 首席 AI 科學家)
✅ Two Sigma 聯合創辦人 David Siegel
✅ 前高盛科技主管 Marty Chavez
✅ 以及知名風投 New Enterprise Associates 領投。
這個豪華的投資組合,也意味著業界對 Samaya 在專業化 AI 領域的高度認可。
技術解構:Causal World Models 與專家網格架構
1. Causal World Models:破解「相關 ≠ 因果」的盲點
Samaya 在 2025 年正式推出 Causal World Models,一套以 因果圖譜(Causal Graphs) 為基礎的推理引擎。其背後理念是:
🔍 關聯 ≠ 因果。通用 LLM 只能找出統計相關性,但金融決策需要知道「為什麼」與「接下來會怎樣」。
✅ Causal World Models 採用多階段流程:
從結構化金融數據、文件與報告中萃取因果線索。
構建多層次的因果圖譜,模擬經濟與行業間的交互作用。
以「圖譜推理」方式,對使用者提出的問題進行更嚴謹的回答。
例如,針對「縮減移民將如何影響美國通膨」這個問題,Samaya 能自動生成展示產業供應鏈、成本結構與總經變數互動的因果圖譜,結合量化(數據回測)與質化(行業深度)分析,提供決策依據。
2. 專家網格架構:分工協作 + 多層審核,對抗幻覺
Samaya 另一個技術支柱是 專家網格架構(lattice of experts architecture)。與單一大型模型的「黑盒」不同,Samaya 採用多小模型協作方式:
🔹 小模型專注化:每個小模型專責一項研究任務(如財報比較、總經變數模擬、監管條文理解)。
🔹 專門模型作為審核者(Verifier Models):這些模型專門檢查其他模型的輸出,確保資料與邏輯的嚴謹性。
🔹 多層交叉檢核:每一層模型都會互審,避免生成錯誤與幻覺問題。
這種架構的最大優勢:
✅ 降低幻覺(hallucination)風險,提升金融分析結果的可審計性。
✅ 符合金融行業對「可溯源」與「合規」的剛性需求。
✅ 更靈活地因應行業變化(可替換、優化單一模組,而非重新訓練整個大模型)。
結合 RAG 理念:從檢索到生成到驗證
RAG(檢索增強生成)是生成式 AI 領域的新趨勢,強調:
🔎 先從高可信度資料來源(如內部知識庫、權威文件)檢索出相關內容。
✍️ 再用生成式模型進行「上下文重組」與「多角度推理」。
🔎 最後審核生成結果,確保真實性與一致性。
Samaya 的專家網格架構,實際上就是 RAG 思想的「金融專業版」:
1️⃣ 多個專業小模型先檢索與金融問題最相關的資料。
2️⃣ 生成型小模型再根據檢索結果產生新洞察(非單純複製)。
3️⃣ 最後由審核模型層層驗證,確保生成內容準確且合規。
這種從檢索、生成到審核的完整鏈條,尤其適合金融決策這種對「可追溯性」與「資料權威性」有極高需求的行業。
應用場景與用戶價值
Samaya 的產品已在摩根士丹利、Two Sigma 等金融巨頭中使用,並在多家對沖基金展開部署。具體應用包括:
✅ 自動產出同業比較報告,含圖表、指標與文字洞察。
✅ 模擬宏觀政策(如利率變動、關稅)對行業的影響。
✅ 快速生成盡職調查報告(PPT、Excel 格式)。
✅ 多輪互動 refine,與分析師進行類「頭腦風暴」的對話式研究。
✅ 在監管與合規審核上,確保所有數據與分析過程都可驗證。
實際效果:
報告產出效率從傳統的「幾天」縮短到「幾分鐘」。
使用人數月活躍增長 100%,顯示出強勁的需求與用戶黏性。
分析師將更多時間投入在「假設與推理」而非「資料拼湊」。
競爭態勢與商業模式
在金融 AI 市場,Samaya 面臨如 Harvey AI、AlphaSense、Legora 等競品。與它們相比,Samaya 的優勢在於:
🔹 因果圖譜推理能力:非單純文件檢索或摘要,而是真正的因果建模。
🔹 專家網格架構:可審計性和模組靈活性兼顧。
🔹 針對金融任務深度客製化:報告、PPT、Excel 等多輸出格式,符合金融業務日常流程。
目前 Samaya 可能採用的商業模式:
SaaS 訂閱制:針對中小型機構收月費或年費。
按使用量計費:依據分析次數、報告量等收費。
高端定制化方案:為大型金融機構設計專屬解決方案,收取顧問服務費與部署費。
全球金融 AI 市場年增率高達 30.6%,Samaya 具有極大的成長潛力與拓展空間。
金融 AI 專業化
Samaya AI 不只是把 LLM 套到金融行業,而是用因果圖譜與專家網格,打造出一個更安全、更可審計的「金融專業 AI」。
它的定位是:
✅ 不取代分析師,而是成為「第二大腦」的合作夥伴。
✅ 幫助金融專業人士加速研究、提升假設驗證深度,成就真正的洞察力。
✅ 以垂直化 + RAG 思維,重新定義生成式 AI 在專業服務行業的落地方式。
Samaya 也許是當下最接近「金融界 OpenAI」的創業公司,一個專業化、專注而深度的 AI 典範。





